一、地質遺跡調查目的意義
地質遺跡是在地球歷史時期,由內力地質作用和外力地質作用形成,反映了地質歷史演化過程和物理、化學條件或環境的變化。通過遙感技術輔助地質遺跡調查,充分掌握區域地質遺跡資源分布情況,為區域旅游資源提供數據基礎,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二、地質遺跡調查遙感技術應用概況
某區域的地質遺跡資源豐富,基于高分辨率衛星影像,識別工作區內的與地質構造、流水、喀斯特等相關的地質遺跡景觀,典型地質遺跡如下:
1.地質構造景觀與流水地貌結合
位于兩河交匯處,此處地質構造景觀比較壯觀,有流水切斷構造線,使得構造特征凸顯,如圖1。
圖1 地質構造景觀與流水地貌景觀結合
2.喀斯特地貌
位于喀斯特地貌區,解譯出一處天生橋(或者是穿洞),如圖2。
圖2 天生橋景觀
3.湖泊景觀
解譯區域內典型的湖泊(水庫)景觀,如圖3 。
圖3 湖泊景觀
4.瀑布景觀
對于流水地貌的解譯,在斷層面、陡崖等高差大的地方,可能出現瀑布景觀,如圖4 。
圖4 瀑布景觀
四、地質遺跡遙感解譯成果
區域內共解譯102個地質遺跡點,其中斷層12處、典型礦床露頭19處、礦業遺跡11處、巖溶地貌14處、瀑布6處、泉點1處、水庫與湖泊34處、峽谷4處、滑坡1處,其分布如圖5。
圖5 地質遺跡遙感解譯點分布圖